2018年2月16日《工人日报》一版对我公司进行报道
在江淮电机的冲压车间的角落里,有一些闲置的机器,它们已经不再能发挥出作用了,但却是一个时代更替的标志,是企业设备更新换代、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。2018年12月16日《工人日报》头版上记者吴凡发表了一组摄影报道,展现了这一变化,请看来自《工人日报》的报道:
三代冲床更新换代给工人带来实实在在好处——
【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 庆祝改革开放40年·印记】“现在当操作工心里稳当多了”
▲江淮电机一名工人在第一代冲床前操作。该公司绝大部分早期机械冲床如今都已闲置。
▲第二代冲床安装机械臂后,操作工的手开始远离危险区域。
▲2010年后,厂里引进了第三代高压冲床,对工人的技术要求更高。
“过去手工操作机械冲床,事故率高。冲头高速冲下来,手始终在冲头附近的危险区操作。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厂里每年都有10多起手指受伤的事故……”
56岁的王晓鸣是六安江淮电机有限公司的一名冲床操作工,每每谈及那些因为冲床而受工伤的同事,他就一阵难过。
16岁进厂当学徒,王晓鸣在冲床车间待了整整40年,见证了原六安电机厂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向顶峰,到2002年因经营不善改制成江淮电机,再到现在依靠技术创新进入发展新阶段的历程。
他最大的感触是,冲床设备的更新换代给工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。
上世纪七八十年代,因为冲床设备落后,事故率高,王晓鸣每年都要把工友往医院送。那个时候,上下卸料也靠人工,零部件靠板车拉,工人们劳动强度大,精神压力也大。
“受伤的工人有的伤情比较严重,不能再干一线操作了,我们就只能把他安置到别的岗位上,比如后勤。”负责人事管理的老科长徐学斌说。
从上世纪90年代末到本世纪初,冲床操作工招工越来越难。也是这一时期,机械臂开始大量使用,操作工的手开始远离危险区域,冲床车间的事故率因此大大降低。
2010年后,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,对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,普通的机械冲床开始被更先进的高速冲床取代。
如今,高速冲床已覆盖所有低压类产品。工人操作时,主要是调试和检查,冲压出来的元件都是一摞摞叠好的,只要隔一段时间取出来即可。劳动强度大大降低,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却提高了很多。
如今,走进江淮电机的生产车间,三代冲床并排放着。“现在当操作工心里稳当多了!”王晓鸣说,由于还有少量产品元件需要手工冲压,第一代和第二代冲床也还保留着。相比新引进的两排高速冲床节奏感强的轰鸣声,车间最里面的几排老式机械冲床显得格外安静。
江淮电机三代冲床的递进升级不是个例,这是我国企业设备更新换代、技术创新的一个缩影。